本技术涉及文物保藏领域,特别涉及一种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。
背景技术:
1、纺织品类文物是我国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尤其是丝绸织物,更是人类文化的瑰宝,中华文明的象征,享有极高的国际盛誉。但是,纺织品类文物因其自身特性,在保存和包装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。纺织品类文物极易遭受腐蚀、虫蛀、破裂、霉变等病害威胁,因此,科学合理的库房存储、包装运输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尤其是一些立体类的文物,如帽子,因其材质和造型的特殊性,存储也有特殊的要求。
2、现有的包装盒一般由盒体和上方的盒盖组成,在取放文物时,需要将文物从盒子上方放入盒中或者从盒中取出。但是,为了节约占地空间,包装盒的大小一般与内部文物的大小相差不多,所以,包装盒内壁与文物之间的空隙不会很大,工作人员将手伸入盒中取放文物时会有所不便。
技术实现思路
1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,提供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。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拉放置板即可实现对文物的取放功能,方便工作人员从包装盒的侧部放入或者取出圆顶帽形文物。
2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: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,包括盒体和设置在盒体上方的盒盖,所述盒体包括固定部和折叠部,折叠部与固定部的连接处设有折痕,所述固定部正对折叠部的端面设有空腔,所述折叠部的两侧均设有与空腔相对应的连接片;所述盒体内底部设置有放置板,放置板的上表面设有两个限位垫,限位垫的表面设有弧形槽,两个弧形槽围成圆形槽,圆形槽内设置有支撑物,支撑物的上部套设有防护罩。
3、前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中,所述支撑物的上端呈弧面结构,支撑物由聚乙烯泡沫制成。
4、前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中,所述连接片的下端部设有弧形倒角。
5、前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中,所述放置板的侧部设有棉绳,棉绳位于正对折叠部的一侧。
6、前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中,所述盒盖罩设在盒体的上侧,盒盖的表面设有开口,开口内设置有透明板,透明板为亚克力材质。
7、前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中,所述防护罩由超细纤维面料制成。
8、前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中,所述放置板的两侧与盒体内壁相接触。
9、前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中,所述盒体由无酸瓦楞纸板制成。
10、与现有技术相比,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:
11、1、本实用新型中,盒体包括固定部和折叠部,折叠部与固定部的连接处设有折痕,固定部正对折叠部的端面设有空腔,折叠部的两侧均设有与空腔相对应的连接片;盒体内底部设置有放置板,放置板的上表面设有两个限位垫,限位垫的表面设有弧形槽,两个弧形槽围成圆形槽,圆形槽内设置有支撑物,支撑物的上部套设有防护罩。需要将圆顶帽形文物放入盒体时,只需要将圆顶帽形文物套在防护罩外部,然后卡上限位垫,将放置板、限位垫和支撑物推入盒体,再向上翻折折叠部,将盒体关闭,折叠部向上翻折后,连接片正好插入到对应的空腔内,起到预定位的作用,然后再将盒盖盖在盒体上,盒盖也能够对盒体的折叠部起到束缚的作用,防止折叠部向下翻折滑落。需要将文物取出时,只需要打开盒盖,使得盒盖不再束缚折叠部,然后向下翻折折叠部,工作人员可以拉动棉绳,将放置板从盒体内拖出,进而将限位垫、支撑物和圆顶帽形文物一起取出。综上,本实用新型在盒体的侧部设置折叠部,通过侧部将盒体打开,通过推拉放置板即可实现对文物的取放功能,方便工作人员从包装盒的侧部放入或者取出圆顶帽形文物。而且,文物套在防护罩上之后,后续在取放圆顶帽形文物的过程中,只需要通过移动放置板和支撑物即可,无需直接接触文物,能够减少圆顶帽形文物因摩擦、碰撞等因素造成的二次损伤。
12、2、本实用新型中,在固定部正对折叠部一侧的端面设置有空腔,并且在折叠部的两侧边缘处设置有与空腔相对应的连接片,在向上翻折折叠部时,连接片正好插入到对应的空腔内,从而起到预定位的作用,方便工作人员盖上盒盖。
13、3、本实用新型中,在对圆顶帽形文物储藏时,将整形后的文物平整、服帖地套在防护罩的表面,防护罩由超细纤维面料制成,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,能够有效减小圆顶帽形文物受潮的程度,还具有良好的抗静电特性,能够防止圆顶帽形文物在运输过程中摩擦产生静电。防护罩设置在支撑物上,支撑物由聚乙烯泡沫制成,聚乙烯泡沫具有良好的坚韧性和耐磨性,而且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,能够减小运输过程中文物所受到的震动。
技术特征:
1.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,包括盒体(1)和设置在盒体(1)上方的盒盖(2),其特征在于:所述盒体(1)包括固定部(101)和折叠部(102),折叠部(102)与固定部(101)的连接处设有折痕(5);所述固定部(101)正对折叠部(102)的端面设有空腔(7),所述折叠部(102)的两侧均设有与空腔(7)相对应的连接片(6);所述盒体(1)内底部设置有放置板(11),放置板(11)的上表面设有两个限位垫(8),限位垫(8)的表面设有弧形槽(13),两个弧形槽(13)围成圆形槽,圆形槽内设置有支撑物(10),支撑物(10)的上部套设有防护罩(9)。
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,其特征在于:所述支撑物(10)的上端呈弧面结构,支撑物(10)由聚乙烯泡沫制成。
3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,其特征在于:所述连接片(6)的下端部设有弧形倒角。
4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,其特征在于:所述放置板(11)的侧部设有棉绳(12),棉绳(12)位于正对折叠部(102)的一侧。
5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,其特征在于:所述盒盖(2)罩设在盒体(1)的上侧,盒盖(2)的表面设有开口(3),开口(3)内设置有透明板(4),透明板(4)为亚克力材质。
6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,其特征在于:所述防护罩(9)由超细纤维面料制成。
7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,其特征在于:所述放置板(11)的两侧与盒体(1)内壁相接触。
8.根据权利要求1-7任一项所述的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,其特征在于:所述盒体(1)由无酸瓦楞纸板制成。
技术总结
本技术公开了圆顶帽形文物包装盒,包括盒体和设置在盒体上方的盒盖,所述盒体包括固定部和折叠部,折叠部与固定部的连接处设有折痕,所述固定部正对折叠部的端面设有空腔,所述折叠部的两侧均设有与空腔相对应的连接片;所述盒体内底部设置有放置板,放置板的上表面设有两个限位垫,限位垫的表面设有弧形槽,两个弧形槽围成圆形槽,圆形槽内设置有支撑物,支撑物的上部套设有防护罩。本技术通过推拉放置板即可实现对文物的取放功能,方便工作人员从包装盒的侧部放入或者取出圆顶帽形文物。
技术研发人员:杨汝林,王淑娟,杨海亮,张国伟,莫森耀,戴华丽,李天易
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:中国丝绸博物馆
技术研发日:20230111
技术公布日:2024/1/12